目前分類:朱子之路 (10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們的朱子之路

方彥壽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屆朱子之路的報導

吳吉民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訪朱熹老先生

吳福興

每當我們談論起文化聖哲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總是孔子、孟子的身影。的確,孔孟之道對我們中華兒女影響很深,他們的貢獻是巨大的。可是,我們還應想起另外一位文化聖哲,他,就是朱熹。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朱子之路——古道照顏色

(臺灣)王槐平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文化之旅,兩岸四地的學人源于對朱子學的熱愛而相聚於斯,以論壇、研討會為經,以朱熹成長、講學地為緯,追尋先哲的足跡,一步一腳印的行朱子之路,悟朱子之道,思古之幽情,點滴在心頭。研習營以武夷山為主軸,參訪了朱熹的出生地——尤溪,成長地——五夫,講學地——武夷山,辯論地——鵝湖,長眠地——黃坑,以最貼近一代大儒的文化底蘊,試著參透其理學的思想脈絡。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 年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心得

(臺灣)餘淑玲

第一次參加這類型的學術交流參訪團,第一次見到有這麼多年輕的、術業有專攻的學者與學子們。在論文的發表會上,他們的專業與保存並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使命感,令我敬佩。做學問,非一朝一夕,像牟宗三先生儒者大師的風範,使我景仰,他一輩子埋首於學問,物質於他,似乎是身外物,這與當今物質至上的時代,形成一明顯強烈的對比。而朱熹於當代,亦有讀書人的高風亮節,我想這種高風亮節的風骨,處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屬難能可貴,他的學術成就——理學,自不在話下,於此,不多加論述。反觀,朱熹留給後世子孫或是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那是無價的瑰寶,也是值得我們努力探尋與深入瞭解的。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子之路」驚豔三部曲

(臺灣)楊麗娜

飛機畫過晴朗的天空,隆隆的引擎聲,領著一群學子走入「朱子」的生命軌跡,是這份不可思議的奇緣讓我們相遇在八百年後的時空,一起重走大師的理想抱負與憂國憂民的情懷之路。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一年,朱子路上

林萍

風聲回轉,雨絲輕濺,浮躁的心變得澄澈,只因,我們經歷過;曦光燦燦,暮色漫漫,向陽淡淡一笑,只因,我們經歷過;落英繽紛,流水潺潺,心如止水,淡定從容,只因,我們經歷過。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濃濃朱子情,海峽一家親

——記我的朱子之路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子之路心得

王文娟

        本來想要在旅途開始之前細細閱讀朱子著作,以便慢慢品味朱子之路的打算,最終因忙亂的行程和紛繁的思緒而打破。索性輕裝上陣,放空種種顧慮和壓力,輕鬆踏上這趟早已「心嚮往之」的旅程,與朱子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心靈會話。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我們一起在路上

李雪雪

        又是一載春秋。時間的年輪漸漸外擴,如今我大學的第二個暑假也已悄然逝去。重新拾起行囊,回歸到大學生活中,我仍然在回味著我的 2012 年的暑期經歷……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子之路」心得

(臺灣)梁嘉芸

       有道是:「有緣千里來相會」,2012 年八月底跟隨素玟老師及同學們一行共 10 人,參加「第五屆朱子之路研習營」,與大陸師生共聚于福建武夷,讓我們有機會親臨朱熹出生地、朱熹墓、南溪書院、五夫鎮和鵝湖書院等。主辦單位也安排了 4 場研討會,讓我們有機會瞭解大陸學術發展概況,並對朱熹思想有更深入的瞭解。所以此次「朱子之路」除了怡情養性讓自己放鬆一下,更拓展自己的學術視野。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一段難忘的朱子之路

(臺灣)鄧玉美

       八月,陽光正炙,我帶著學習的心情奔赴福州,參與 2012 年第五屆朱子之路研習營。八天的行程,走過朱熹成長與講學的書院,尋訪先哲踏過的足跡,尋訪一代大儒的浩瀚哲思。一場文化之旅、學術之旅,啟迪我心智,讓我對朱子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走在朱子之路上,在緬懷古人之余,我們也在傳承尊師重教的精神。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 年第五屆朱子之路心得感想

(臺灣)林俊榮

        非常高興,有機會能跟著華梵大學朱建民校長與中文系系主任林素玟教授一同參加第五屆朱子之路研習營的活動,從朱子的出生地、成長地、講學地、辯論地到墓地走了一遭,心靈的收穫非常豐富。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 重走朱子之路心得

黃學文

        每做一件事情總會時不時地超出我們的預料,不管結果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像這次參加朱子之路一樣,它帶給我的感受就超出了我的預期。一開始老師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還在猶豫是否要參加,現在活動結束了,回頭想想,我對我當時的決定感到很慶倖。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子之路心得

(臺灣)周穎君

       朱子之路,文化、旅遊、交朋友之旅。誰說學術之路是孤獨的?我在這交到好多朋友;誰說學術之路是文弱書生走的?五遊峰我們都上了!生平第一次為了學術而飄洋過海,很高興我第一次獻給了朱子之路,值得!捨不得!

文章標籤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子之路」有感

(臺灣)張文英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飲一杯我心中永遠的「大紅袍」

(臺灣)林靜雅

我問耳邊清風

文章標籤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朱子之路」心得體會

陳婷婷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子之路漫想

苑學正

汽車穿過一條條隧道,來到一片桃源般的世界。尤溪,武夷,黃坑,考亭,五夫,鵝湖——這些以前只在紙上看到的地名,如今兀然矗立在眼前,仿佛一下子觸碰到歷史跳動的脈搏,感受到依然鮮活的生命。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夷九曲聽棹歌

(臺灣)李欣潔

淳熙十年(1183),理學家朱熹在武夷山建「武夷精舍」,於此講學著述十餘年。朱熹歌詠武夷山的詩文中,作於淳熙十一年(1184)的《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戲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諸同遊相與一笑》(簡稱《武夷棹歌》)乃模仿棹歌的形式,賦詠了武夷山九曲溪的景致。朱熹之後,辛棄疾等人也都寫過《武夷棹歌》。朱熹和辛棄疾的思想、政治觀念不完全相同,兩人的個性、趣味與學問所長更不一樣,卻是一對意氣相投的好朋友。辛棄疾任江西安撫使時已和朱熹相識,對朱熹相當尊重。先前朱熹在武夷山曾作《九曲棹歌》十首,辛棄疾此次游武夷也詩興大發,作《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