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之路尋道記

(臺灣)王志瑋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距今年朱子之路研習營的活動,即將屆滿一個月,此刻的心情,依然沉浸在那特殊的時空氛圍裡,久久無法忘懷!

       去年夏天,參加了世界朱氏宗親會在臺灣舉辦「紀念朱熹誕辰880周年」的活動,然而因另有要事而無法參與當年度的「朱子之路」。日前,收到朱子學研究協會秘書長張崑將老師寄來的2011年朱子之路研習營邀請函,並在多位朋友的推薦下,於是遞出報名表,決定今年夏天要親自步隨聖人的足跡,完成屬於自我的尋道記。

    朱熹(1130-1200),其一生皆在南宋王朝度過,這是就氣稟壽命長短而言。若從對後人的影響來看,則朱熹已經活了將近九百年了,至今仍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朱熹之所以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不是因為後天政治力的貶抑或推崇,而是他確實思考了、解決了當時的問題,並以道自任地完成中國文化傳承的使命。他所謂的道,不只是抽象的理氣說,更重要的是他所強調的道統說。儘管研究者指出,儒家的道統說,多具排他性的負面意義,但道統說一旦確立,正也標示著人一生行事,有著一定的依循常規,小則修身、齊家,大則治國、平天下,對於人們正面的影響,可不大哉!

     「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為期一周的研習營,《朱子家訓》是大家最熟悉的文字,從始業式、朱子學校、祭拜朱熹墳墓和祝夫人墳墓等儀式裡,大家一遍又一遍的朗誦著,彷佛古代私塾教育般的記誦,但它又不涉及考試分數的賞罰,實實在在地讓我們親身感受這文字背後的義理思索,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工夫。

    主辦單位設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安排好幾場演講及兩場研討會,其目的便是透過各種議題的交流,一方面讓大家瞭解朱子文化的昔與今,另一方面則是從根紮起,培養一批批對於朱學有興趣的研究者。朱熹學術博大精深,其著述遍及群經,舉凡經、史、子、集四大部,都有他用功過的足跡。從學子們發表的論題來看,有著重在思想辨析、有著重經學探究、更有著重實踐討論等多元色彩,儘管朱熹的學問八百多年來已被大家所熟悉、討論著,但至今仍然可以與個人、世界對話,在在顯示出它的生命力,豈能以落後的封建思想來藐視之。

        當我們來到了五夫鎮,紫陽樓朱子故居前的大樟樹,八百年來與天地並生、與萬物同氣,歷經多次的朝代更替、與無數的戰火洗禮,它依然開枝散葉,正象徵著朱熹對於後人的影響以及他自身在歷史上的定位一般。「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講的是水、是大樟樹、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清澈靈明之心,心本正,但意有善惡,如同水本清澈,但泥沙可使變濁一般,因此有源頭活水的支應,如同人後天不斷地自我修持,則意何嘗可使心為惡,泥沙又何能使水為濁呢?這就是朱熹所強調的誠意在於正心之先的道理啊!

       走過朱子巷,那條不起眼的狹小步道,卻因朱熹而得名。雖不見昔日朱熹的身影,但可想而知,這條步道卻藏有朱熹喜怒哀樂的情緒,而這一切完全體現在劉氏家廟、興賢書院、朱子社倉等古跡中。同時,沿途住著並不富庶的居民,更突顯出朱子社倉對於人民的重要性。

       而朱熹興學講論的精神,落實在日後的書院講論中,以及朱子學校的成立。當我們在武夷精舍行各種禮儀時,無形中也正是將朱熹的學問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尤其行拜師禮,更喚醒了我們對於當今社會「師道不存」的反省。「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如是說,朱熹如是說,放諸於今,亦如是說。於是,書院精神,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而已,更重要的是「傳道」,傳人之所以為人之道!比起各種口號標語的宣傳,都還來得重要與根本。

        當我們走過了朱子之路,重新觀看《武夷棹歌》時,你的感觸便更深,影片多呈現出朱熹外王事業的一面,除了顯示出朱熹知行合一的人生態度外,亦對於學校授課討論多重于朱熹思想、哲學辨析的一面有所補充,如此一來,稱朱熹為「別子為宗」恐怕未必公允。

       從古跡到名勝,朱熹與武夷相得益彰,九曲、天遊等山川壯麗,洗滌我們的身心、朱熹學問則充實我們的心靈,共同構成當今武夷、乃至於福建省的人文自然資產。人文帶來文明,文明則亦能帶來破壞,不過,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思想,卻能在文明之中,為全人類帶來永續經營的幸福,尤其在全球化的今日,如何發揚中國思想,積極與當下社會、世界對話,更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最後,一個活動的成行,其背後都有許多默默付出的人在幫助,他們的信念一致,就是想要透過這個活動,傳達出朱熹對於世人的關懷,感謝每個單位的付出,以及全體師生學員們的參與,讓2011年朱子之路順利圓滿,在此致上最深的謝意!(王志瑋: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