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枯骨確是噍吧哖英魂

作者:葉沂

 

    三月中旬台南新化出土3千枯骨,報紙稱「疑似」噍吧哖事件死難者骨骸,就這一事件,筆者電訪新化區公所負責殯葬業務的林先生,林先生一開始也說是「疑似」,當筆者問是否為其他事件死者時,林先生則說是噍吧哖事件骨骸。在我問及怎麼現在才出現,林先生說大概是重見天日的時刻到了吧,放骨骸的防空洞本來被土石掩埋,年初露出地表才被發現。

    從這一訪談中可以確定的是,防空洞應是光復以後的設施,第一公墓的防空洞本來不是裸露在外,防空洞在移入他地的骨骸後再以土石掩埋。基於這個重大線索,筆者確信這裡的枯骨就是噍吧哖英魂,理由如下:

    一、有人會說這是僻遠無主枯骨, 此說不通,因為新化地區有70餘座陰廟,密集度之高台灣少見,若有發現遺骸就會被送至「有應公」或「大眾爺」奉祀,這是基於恐懼、同情、憐憫而生的亡靈崇拜,哪會讓無主枯骨四處流落,還輾轉移入公墓的防空洞?

    二、也有人會認為3千白骨是因公墓年久崩壞,就地撿拾而來。此說不可信,因為防空洞的骨骸是一次性的移入,即使有公墓遺骸,也屬零星。

    三、噍吧哖屠殺遺址新化有3,頭前溪前的殺人埔,鮮血染紅溪水,但遺骸不知流向何處。又例如新化高爾夫球場整地時發現的大批遺骸,也不知所終。屠殺過後的遺骸很可能在被發現後,因當時政府的無知、缺乏歷史意識,就連同已發現的骨骸一起移入公墓的防空洞,當中即使有清代盜匪殺戮的死難者,數量也不會多(早已進入新化地區的陰廟)。

    四、噍吧哖事件死亡人數從千人到3萬人之說都有,當中以文化大學蘇乃加碩士論文推估的6千至7千人較可信,蘇乃加根據的是當時全台灣的戶籍資料。山區死難民眾在2千人上下,因而推測新化地區因地緣因素及人際網絡,可能在事件平息後的清鄉中也慘遭日軍毒手,例如據新化鎮誌,216位江定部眾在被斥回後,即死於新化地區。

    三月20日起在公墓旁的「有應公」,連四天晚上舉辦法會來告慰3千亡魂,但公墓淒涼,人跡罕至,噍吧哖死難者終仍是荒野孤魂;而早已受供奉的亡魂,例如在玉井、南化、左鎮、甲仙等地的祠廟,和其他「有應公」或「大眾爺」難有區別,過去大家樂盛行時還成為問明牌之地。噍吧哖英魂淪為鬼神之說或鄉野傳奇,足見不受重視的程度。

    歷史不能被隱瞞,就像3千枯骨也忍不住要破土而出;歷史不能被遺忘,枯骨是見證,如果還想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不啻是對噍吧哖夜泣的孤兒寡母及愛鄉之士的最大羞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fucian2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